廣州法制辦“咆哮哥”:“權利時代”的“倒逼機制”
2010年6月18日上午,一名廣東網友在廣州市長萬慶良同志的留言板留言反映廣州市法制辦公務員態度蠻橫,并上傳了一段錄音。留言中,這位網友把態度不佳的公務員形象地稱為“咆哮哥”。6月21日,廣州市法制辦召開記者通氣會,就此事深表歉意。6月23日上午,廣州市法制辦負責人和“咆哮哥”本人一起上門到發帖網友家中道歉。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蘇玥
“咆哮哥”事件一經曝光,網友的批評鋪天蓋地,有的稱“‘咆哮哥’讓政府蒙羞”,有的則直斥“‘咆哮哥’揭穿了偽公仆的畫皮”。其“經典”語句“你能把我咋地”,更是雷倒不少網友。網絡的影響力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并推動了事情的發展。
政府部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普遍問題積累已久,雖然廣州市法制辦負責人表示,將以此事作為反面教材,杜絕類似事情再發生,但不從體制弊病、官僚作風上找原因,還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特邀專家吳兢(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副主任)
有人說,中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日益成熟的公民社會與落后的管理之間的矛盾。的確,一邊是迷戀權力、高高在上的一些官員,不愿“棄權”,或者表面“放權”實際“弄權”;一邊是維權意識覺醒、法律意識提高的大批公民,對官員執法和政府行政,都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這兩者之間——“權力本位”的退出與“權利本位”的生長——存在著心態差、步伐差和速度差,由此形成了此消彼長的博弈?!芭叵纭笔录褪沁@樣一次典型的博弈個案。
在這個博弈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獨特的“倒逼機制”:網友把“咆哮哥”的“咆哮”錄音發帖上網,被互聯網迅速“放大”,形成火力甚猛的監督攻勢,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咆哮哥”最終為自己的“咆哮”,承擔了應該承擔的責任。
從“權力時代”到“權利時代”,越來越多的公民加入維權隊伍,公民的權利覺醒和監督的有效合力,正是“倒逼機制”的兩把“利劍”,“倒逼”法治政府提速,“倒逼”服務型政府提速,“倒逼”“權老大”們退出滾滾向前的時代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