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購買名表的內地游客。
難解之題
天堂與宰客雙重體驗
生長在廣東,著名記者譚衛兒則曾在一篇專欄里寫道,“《導游欺騙內地游客到尖沙咀星光大道參觀收費200元,游客到了才發現星光大道根本無須收費》;《導游哄逼游客購物不果,把游客遺棄街頭不顧而去》…… 一宗宗令人沮喪、憂心、震驚、甚至憤怒的新聞……”
如何面對占來港總數不到五分之一,卻頻頻有與“自由行”游客體驗天壤之別的團隊客?如何面對一面是“購物天堂”一面是“宰人香港”的雙重體驗?
香港旅游發展局方面介紹,實際上,由于香港旅游發展局與內地旅游局的地位并不太一樣,有關旅行社的問題,主要是由旅游業協會來規范,并通過立法來解決。
因此,該局主席田北俊對事件的回應是,“希望旅游業議會能夠盡快徹查事件,并加強切實執行規管接待內地團旅行社的十項措施,特別是‘一團一導游’的安排,杜絕業界不良行為。”
而在朱繼陶看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雙方都應好好審視自身問題。他的另一身份是香港旅游優質服務協會委員。他也曾遇到過被內地游客無理要求而不得不報警求助的經歷。他對澳門“導游事件”通過警方介入表示贊賞,最好是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個案”。
2月15日,農歷正月十三,尖沙咀陰雨綿綿,曾在黃金周內火爆廣東道一帶的名店有些寂寥。在內地游客熟悉的LV店,導購小姐的服務顯得舒心從容。而幾天前,等候購買一線奢侈品牌的人們曾在門外排起了長長的人龍,大部分是來自內地的游客。

這樣的人龍幾乎在每個名店外都可以看到。海港城供圖(資料圖片)
一日12萬人
內地客創訪港最高紀錄
“他們排那么長的隊伍,只是為了花幾萬港元買一個手袋。”在海港城工作的香港人Karen回憶起春節看到的盛景,仍感不可思議。
這只是內地游客兔年春節在香港旅游火爆景象的一個縮影。除了購物,在香港旅游勝地海洋公園,由于游客爆滿,公園曾三度暫停售票并限制入場人數,以應對繁忙時段的客流量擁擠狀況。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表示,在農歷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一共接待游客約38萬人,其中74%為內地及海外游客。
香港旅游發展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香港所有類別的酒店實際平均房租為1165港元,平均入住率為87%,較2009年分別增長13.9%和9%。而在內地游客偏愛購物的油麻地、旺角的酒店,全年平均入住率更達到92%,位居榜首。
“今年春節黃金周的內地訪港旅客數字已創歷史新高。”香港旅游發展局主席田北俊說。
根據該局的統計,從農歷年三十到初六的7天內內地訪港旅客約為66.3萬人次。其中2月7日年初五達到11.78萬人次,創下了單日到港人次的最高紀錄。
如果將數據展開至剛剛過去的2010年,內地游客對香港旅游業的“推波助瀾”更為明顯。在2010年,內地訪港旅客達2268萬人次,占整體旅客人次的六成多。
與入港旅客數量相對應的是帶來的巨大消費力。初步估計,2010年香港“與入境旅游相關的總消費”預期將達2126億港元。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的分析,內地市場游客強勁增長是繼續帶動整體訪港旅客數字上升的主要動力。

香港鐘表業總會主席朱繼陶。
內地豪客
十萬洋酒百萬名表很平常
內地游客在香港的消費能力到底有多強?
在紅磡火車站,前往北京、上海以及廣東各地的城際直通車離境口前的免稅商品店,一位店員告訴記者,最受內地游客歡迎的是名煙洋酒。特別是在五一、十一、中秋、春節等內地假期前后,內地游客消費過萬港元是常事。以香港的洋酒為例,種類多、出口商不同,品質更有保證是與內地相比的優勢,價格反而不是內地客購買的主因。
她記憶較深的是一位內地的商務客人,一口氣買了5瓶共十萬港元洋酒,“那可是2萬元一瓶的軒尼詩理查呀”。
香港人愛稱這樣一擲千金的內地人為“大豪客”。除了名酒、奢侈品牌的服飾箱包,黃金、珠寶、名表也是“豪客”的摯愛。在旺角的周大福,在店內購買幾萬港元一只龍鳳鐲的游客絡繹不絕。
業界呼吁錯峰游港澳
雨后的尖沙咀古閣廣場,空氣格外清新。來自云南的王先生一家三口正在廣場前的“情人節快樂”標示前悠閑拍照。而在整個廣場前,只有另外2名外國游客。相比黃金周香港景點游客要“搶景”照相,年后的體驗完全不同。
王先生曾多次到港旅游。他表示,節后帶女兒來港旅游更能感受香港這個城市的氣氛。他們一家13日乘飛機到香港,無論是在城區游覽還是在女兒要去的迪斯尼樂園都很舒服。
旅游業人士分析,與其蜂擁到香港、澳門旅游購物,不如理性消費和選擇錯峰旅游。既利于旅游市場的均衡和成熟,也利于讓游客享受更好的性價比和旅游品質。
“節后出游一是價格便宜,二是可以避開人潮”,南湖國旅副總經理陳志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市民出游觀念的越發成熟,越來越多的市民將通過利用其他出行時間,獲得更好的旅游體驗。對旅游行業而言,春節黃金周延長、‘淡季’不淡、錯峰旅游將更為普遍,使國內出游格局更加合理”。(記者王丹陽)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