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錢”該誰出?出租車企業收益成質疑焦點
【網友質疑】網友“孔雀尾”的觀點代表了大部分網民的意見:“北京上調出租車燃油附加費,不就是讓消費者承擔漲價么?”網友“天人合一”則質疑,出租車公司每月收那么多的份錢都干什么去了,連1元錢都要乘客出。網友“kingpower”說,要收錢也行,先把出租車公司的成本收益公布出來,看看公司到底利潤是多少,是不是必須要乘客來承擔增加的成本。
【記者調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乘客對記者說:“出租車司機很辛苦,油價漲得這么高,他們掙錢肯定更不容易。可是汽油漲價的成本就一定要由乘客承擔嗎?”
記者了解到,“出租車企業應承擔油價上漲帶來的經營壓力”成為眾多網友的共同觀點,而出租車企業一直不透明的成本收益情況則成為網民關注的焦點。
出租車企業收支情況到底怎樣?出租車司機佟師傅向記者介紹,他跑單班每月車份是5000多元,每月上交車份后,公司會返還給他1800元左右,其中近800元還是政府發放的油補,粗算下來,公司實際每月從每輛車收取4000元左右。
長期從事出租車行業研究的北京傳知行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由晨立說,份錢除了司機工資和油補外,還包括職工的“五險一金”、工會經費、教育經費、福利費,以及車輛折舊費、管理費、財務費用、應繳納的稅款等等。
但由晨立表示,他長期關注出租車行業,通過走訪大量的出租車司機,了解到一些出租車公司并沒有按照規定落實司機應享有的福利待遇,而且對于一些成本支出也是能少就少。按此估計,出租車公司利潤率在30%左右,已經屬于“暴利”了。
不僅出租車公司利潤可觀引批評,還有一些受訪者表示,出租車公司作為企業,必須要自己承擔經營風險,不應動輒就從“羊”身上取“毛”。同時,出租車行業受政策控制,帶有一定的壟斷性,而且出租車的經營權也是企業無償從政府取得的,出租車企業更應該為成本上升買單。
漲附加費是唯一出路?
【網友質疑】網友“莫漠”調侃:油價以后還會漲,這出租車價格是不是也要一直跟著漲啊,以后會不會有一天車費10塊,附加費80啊?!還有很多網友表示,解決成本上漲是應該的,但漲附加費是唯一解決方式嗎?
【記者調查】由晨立介紹,北京出租車總量控制形成的一定程度的壟斷經營是造成這一情況的重要原因,如果是在一個完全競爭的情況下這種“提價”的情況就不會發生。例如,目前餐飲業是充分競爭的。那么不能說食用油一漲價,餐館的菜價就必須要漲。餐館完全可以從自己的利潤中分攤,或是通過降低成本來解決。
盡管北京市發改委聲明,將燃油費從1元漲到2元,是在成品油上漲情況下,充分考慮降低其對出租車行業和人民出行影響的結果,但一些業內人士指出,事實上,在油價上漲背景下,大多數地方政府都在選擇提高出租車收費,而用漲價代替出租車管理體制、運營機制的改革,依然扭轉不了“司機收入低、市民打的難”的局面。如果決策部門換個思維方式,兼顧更多群體的利益,并且將政府和經營企業的利益明確化,或許更能贏得各方的肯定。
采訪中,不少“的哥”還告訴記者,與燃油費上調相比,他們反而更關心掛戶費用的下降、黑車整治等,這實際上比燃油費上調更“給力”,更能保障出租車行業的健康發展。
還有不少受訪者表示,北京的出租車企業應該自身挖潛,例如可以通過增加出租車搭乘點和待客點、降低出租車空駛率、提高運營效能等方式降低運營成本。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