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英軍方面
在一本1964年版的《The war for America》中,我們找到了這樣的數據。
地 區 1775.4 1777.8 1778.10 1780.3 1782.3
英國南部 10612 13868 53465 61402 64274
西印度群島 1983 3315 1751 9290 87564
“美國” 6991 2 3694 39637 32149 34463
英國陸軍總人數 27063 57637 112239 142386 150310
1777年這個數字不包括黑森等地的德意志雇傭軍
根據這份數據,獨立戰爭爆發的那年在北美十三州的英國駐軍只有六千多人。而大陸軍的總兵力比同時期整個英國的總兵力還要多出380人。美國人很自豪的邦克山戰斗就是發生在這年,如果光看那次戰斗的過程,還真以為美國人是以少勝多呢。
后面兩年,英國人在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增長很快,眾所周知的薩拉托加大捷發生在1777年,但我們發現,1777年—1778年英國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英國正規軍兵力增長了67%。顯然薩拉托加大捷至少在軍事上并非通常所宣揚的北美獨立戰爭的什么“轉折點”。這也不奇怪,反掃蕩作戰的勝利再大也還是反掃蕩作戰。以一次反掃蕩作戰的勝利作為一場大型戰爭的“勝利轉折點”,顯然是不合適的。
1778年以后的數字就更讓人感到奇怪。按照通常的說法,這以后就是美軍“勝利”的過程,但為什么英國沒有“瘋狂鎮壓”,派遣到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再也沒有達到1778年這么多呢?是英國兵的征兵跟不上減員?顯然不是,我們清楚地看到,獨立戰爭爆發后英國陸軍總人數從2.7萬人猛增到了15萬人,這是開戰前英軍陸軍人數的5倍多。
再以我們這篇文章所講述的約克敦戰役發生前后的數字為例,約克敦戰役爆發時,北美英軍有三萬多人,雖然約克敦戰役英軍損失了8 千人,但還遠沒達到通常所宣稱的“主力被殲滅”的地步。更重要的是,當年大陸軍從2.1萬人銳減到1.3萬人。而幾個月后,當英軍在北美的部隊恢復到 3.4萬余人時,大陸軍卻只恢復到1.4萬人——兩者懸殊比1781年戰役開始之前還要大。